按需选学 项目引领 模块教学 边学边做:“金课”建设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数据库构建与管理》课程为例
作者:信息工程学院 时间:2024-10-15 点击数:
一、实施背景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文件精神中都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作为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可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技能型社会”、构建高质量职教体系的关键环节。
“金课”这一概念最早是针对本科院校提出的,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同样承担着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中坚力量的重任,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落脚点正是教育最为根本的微观元素—课程。 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提质培优的关键要素,高职教育同样应当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既符合所有高等教育“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又符合职业教育“职业性、体系化、多元化”的“金课”特征的,匹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适配产教融合特性的高职“金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丰富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服务社会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按需选学,以岗定课:确定人才培养的首岗、二次晋升岗和未来发展岗,明确培养目标
在“按需选学,以岗定课”的实践中,紧密结合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入分析关于数据库方面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从而精准地定位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确保他们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 人才培养岗位发展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深入计算机行业企业关键核心岗位,详细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针对数据库技术人才培养面向的首岗、二次晋升岗和未来发展岗,针对课程面向的岗位需求构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全方位内容。
(二)项目引领,模块教学,课程重构:明确课程内容
针对专项能力培养要求,基于OBE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CBE)理念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依据岗位职业能力,本研究将数据库相关知识转化为项目化学习任务,又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由一个项目或者多个项目组成模块,如图2所示。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以多学科知识联动为目的,引入数据库知识图谱。持续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个性化学习和拓展。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方向,丰富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建设开发各项资源。
图2 课程重构图
(三)边学边做,工坊实践,以赛促学:提升技能
信息工程学院“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实训基地整合实训场所、设备、师资等多种优质资源,担负着理实一体化教学,依据岗位需求设计“实战项目引导,技能全程融入”多维化实践教学,以企业工作任务为驱动,借助工匠工坊、创新应用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云计算实训仿真平台等共享平台进行项目实训,将项目过程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学生遵循企业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开发标准规范和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进度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和职业综合能力,无缝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以项目为载体,“以赛提技”实践中,将竞赛活动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图3 工坊实践
三、成果影响(一)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通过按需选学、以岗定课的实践,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明确,紧密贴合行业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基于OBE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CBE)理念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重构了课程体系,将数据库相关知识转化为项目化学习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工坊实践、项目实训等方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掌握了课程的核心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测试正确率、线上复习测试等级以及自评、互评、双师评价,反映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度提高、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较以前有明显进步。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实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三)促进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实训项目等方式,深化了产教融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还为企业输送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