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校企双元、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智能装备学院 王宗玲 时间:2024-09-11 点击数:

摘要: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系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探索产业学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智能装备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与山东威玛钻具有限公司共建数控技术,创新实施“校企双元、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开发信息化、模块化课程资源,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教材,建设国内一流实训基地,共育高端人才

关键词:校企双元  四阶递进  双主体育人

  1. 实施背景

    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的有效途径,虽然近几年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从各方面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但是,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仍然没有有效途径和成功典范。智能装备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探索产业学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山东威玛钻具有限公司签订共建特色专业合作协议,共建数控技术专业,创新实施“校企双元、四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双方本着育人为本、合作共赢、实事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爱国、德技”为基石,以“学习创新、积极探索”为支柱,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等方面开展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紧密结合,助力山东职教高地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制度保障

为保障校企合作工作有效推进,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明确项目负责人,制定校企合作建设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保障了校企合作工作落到实处,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产业学院共同治理校企共同研讨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发展规划、课程体系、实践技能模块等,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校企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通过岗位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归纳知识点和技能点,结合教学标准,转换为课程,形成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全过程职场化育人

面向企业真实生产需求,结合企业提供及捐赠的实训设备,校企共建企业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条件,共同对学生开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培养。

 

(四)实施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合作模式

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举措如下:1.实施校企“双导师”管理模式。2.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为引导,校企共同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3.使用校企共同开发的工作手册式活页教材。4.实施“线上、线下职场化育人”,突出学生岗位能力培养。5.使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先进仪器设备。6.实施企业导师、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学生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五)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双向流动,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骨干教师走进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企业文化,企业技术骨干走进学校,带领专业教师申报研究项目,实现人才双向流动,校企合作共赢。

(六)依托校企合作优势,共建一流教学资源

1.共建省级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资源库校企共同研讨,以企业岗位模块所需知识技能为出发点,融入“1+X”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重构设计,将思政教育、企业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平台+模块+项目”课程体系,搭建“一平台二中心九子库”的资源库架构,开发优质教学资源,确保高质量人才培技术资源支撑。同时,为企业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工作提供支持。

2.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发挥专任教师驻企优势,收集、整理企业典型生产案例,将产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先进元素纳入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开发课程3门。

 

教材名称

著作类别

出版单位

合作单位(企业)

机械制图

出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山东威玛钻具有限公司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

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综合素养,选拔职业院校大赛项目负责人,组织学生参赛拉练。学生参加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产品设计大赛等赛项获得三等奖3项,为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八)形成“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品牌效应

基于优质实训基地,定期输送在校学生进行企业跟岗实习,学生留岗率高,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实习、就业学生素质高、技能强,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三、成果成效

(一)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校企协同,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合作培养机制、教师互聘共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二)创新实施企业文化深度融入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企业文化、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相融合,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起“学校+岗位”工匠精神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企业归属感和稳岗就业率,促进就业环境良性发展。

(三)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开发产教融合教材和选用标准,围绕真实岗位工作任务,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完成教材开发3部。建设适应多种形式教学的信息化、模块化课程资源,开发了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教材,将产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先进元素纳入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推动系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色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1. 构建“1”与“X”有机衔接“平台+模块+项目”课程

     

    聚焦数控加工、质量检测等岗位任职要求,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遵循“素质贯穿、能力递进、个性发展”的原则,将“1+X”证书制度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需要,紧密对接数控技术发展需要和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建立“1+X”证书认证考核课程。

  2. 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

    企业直接负责提供实践岗位及就业岗位,打造人才发展通道,安排实践教学场所。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98.15%、就业满意度98.55%,人才培养质量高。

  3. 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显著

    依托专任教师驻企锻炼、校企合作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新形态教材、申报项目,参与企业提供教学设备的调试、运行,专任教师的动手能力、资源开发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自学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四、经验总结

(一)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相支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校企协同育人,共同发展,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三)共同探索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合作模式,形成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双向流动机制。

(四)建立与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有效支撑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

(五)推动校企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科研攻关等项目实施。

(六)实现校企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教材、课程标准等,使学生提前掌握企业岗位职责及技能,借助校内实践与企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巩固技能水平,实现就业校企无缝对接。

 

版权所有 © 雷电竞RAYBET官网--教务处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0546-6881318  
Copyright 2008-2021 雷电竞RAYBET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6029174号-1